全国凤楼可约app_51pc·mc茶馆官网_同城凤楼网站app

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应急管理报]考核巡查进行时--通州博物馆的常态“备勤”

[应急管理报]考核巡查进行时--通州博物馆的常态“备勤”

www.szdianzan.cn时间:2019/4/25 9:07:06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次浏览

4月18日,国务院安委会第十四考核巡查组对通州博物馆进行“体检”。

通州博物馆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二进四合院,砖木结构,耐火等级低。

“我们沿用古代救火的好做法,配备了消防水桶。此外,院里设有灭火器、消防栓,还有一座微型消防站。”博物馆安全负责人说。

专家示意博物馆安全负责人打开消防井盖,并进行仔细检查。专家发现,消防水带盘好放在井内。经询问得知,博物馆为了提高应对突发情况能力,专门把消防水带置于消防井中,让它常态“备勤”。

在监控室门口的墙上,贴着一张落款为2018年9月的“消防安全承诺书”,内容涉及对《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等文件的遵守落实承诺。可当专家问及相关内容时,博物馆安全负责人有些迟疑,在专家提醒后才说出。

监控室内的窗台上整齐摆放着包括消防检查、消防器械维修等档案资料。看着操作员忙于翻找,专家建议将档案资料系统归类。

在操作员提供的安全巡查表上,专家发现所有的巡查记录都显示“正常”。“你们有几个人值班?表上显示你们每两个小时巡查一次,谁来巡查?”专家问。“我和保安两个人值班,我们都巡查,我巡查的时候,保安来替代我留在监控室里。”操作员回答。“你和保安都有证吗?”专家追问。“我们有证,墙上贴有公示。遇突发情况,我俩都能应对处置,平时训练过很多次。”操作员说。

在监控室,专家还发现了一套全新的报警设备。操作员介绍,这是博物馆为了更有效地规避火灾风险,自主投资购置的物联网报警设备。专家提出要操作员现场联系消防部门,以测试操作员对设备的使用情况。经过几次操作,操作员基本完成了任务。

“我们这套设备刚刚安装不久,运转还不畅通。”操作员解释。记者看到,操作员手中拿着一份他自己做的笔记,笔记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情况的操作流程。

从检查情况来看,专家们对博物馆总体消防安全工作比较认可,同时要求其坚持把好做法延伸下去、把新装备研究透彻、把日常巡查机制落到实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