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突出十个重点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体制建设
1.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救援训练基地),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完成土地征用、规划、建设方案招标、设计、建设许可等各项准备工作,尽早开工,尽早建设。所有设区市和重点县(市、区)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切实做到编制、职责、人员、经费和装备“五落实”。
2.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其他县、社区、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应落实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省属及以上企业、高危行业大中型企业要设置或指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办事机构,其他企业要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二、加强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建设
3.尽快完成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选择唐山、沧州、邯郸、邢台、武安市、涿州市、青龙县、迁安市等作为第一批试点市、县,以及100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与省局应急平台建设同步进行。 其它设区市及重点县要与省局的有关规范、技术标准和要求以及省局的平台建设相对接。督促重点企业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调度指挥、监测监控、办公自动化等信息系统建立应急平台。
4.建立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应急物资和装备等在内的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做到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信息及时采集、更新、查阅、审查、统计分析和资源共享。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5.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对现有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梳理和修订。督导重点行业企业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建立健全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切实落实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遇到险情时具有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做到所有重大危险源和重点工作岗位都有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关键应急程序简明化、图表化、牌板化,易懂好记。
6.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在上半年完成企业应急预案评审备案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工作的监督检查。
7.组织开展全省冶金、焦化行业预防煤气事故的应急演练、比武活动。各地、各部门至少要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或专项应急演练。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或专项应急演练,重点车间(工段)、班组的应急演练要经?;?/P>
四、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
8.开始建设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训练基地,配合国家安监总局做好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开滦队建设工作。加快推进6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和省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用于配备大型、特殊救援装备,力争每年更新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应急救援装备和器材,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
9.组织开展应急救援队伍质量标准化建设,对符合标准化建设的救护队伍进行资质认定。鼓励和发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社会力量,加强对社会应急救援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引导、推动、扶持和管理,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10.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参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综合应急演练,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及时排查事故隐患,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企业环境,提高应急救援水平,防止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五、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
11.做好《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冀安监管应急〔2010〕73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分级评定办法》(冀安监管应急〔2011〕12号)、《河北省重大危险源评估作业指导书》(冀安监管应急〔2011〕13号)以及《河北省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实施意见》(冀安监管应急〔2011〕14号)等相关规章、文件的宣传贯彻工作,组织重大危险源专题培训班,对全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重要行业企业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管、分级评定等工作进行培训。
12.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工作,力争到2011年底,完成60%以上重大危险源单位的登记备案工作。其中,新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取得许可后2个月内完成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安全评价报告》到期后重新进行安全评价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在新《安全评价报告》后2个月内完成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中央驻冀和省属企业,经辨识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应在年内完成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一批重点企业开展重大危险源备案工作。
13.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并运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将重点企业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纳入应急平台体系中,提高事故灾难预测预报能力,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应急救援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督促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机制,做好预警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御、早响应、早处置。
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机制
14.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资金保障机制,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项资金。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财税扶持政策、应急救援征用补偿政策和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服务收费等制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机制,研究解决救援车辆快速通行、事故救援中牺牲人员荣誉抚恤等问题。
15.建立事故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典型救援案例分析报告、年度应急管理评估分析报告等制度,通过评估分析,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16.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络员制度,继续建立和完善与气象、水利、地震、环境?;さ炔棵旁ぞ陀毙骰?,对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信息进行预警,有效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灾难。
17.指导企业严格按照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对可能导致事故的信息要及时进行预警,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18.继续加强应急值守,做好事故现场救援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值守、信息报告制度,及时接收、研判、上报、处置事故及预警信息,规范事故现场救援,做到有序、合理调动应急救援队伍、专家和装备。
七、加强应急管理规划和规章制度建设
19.编制本地区“十二五”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指导高危行业企业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总体工作部署,同步建设、同步推进。
20.抓好即将出台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制定我省的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相关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
八、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
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特别是广大从业人员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应急意识和应急处置、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严防因施救不当造成伤亡扩大。
22.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结合“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等活动,广泛开展应急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应急知识,开展应急演练,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23.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和比武。
九、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监督检查工作
24.组织开展应急管理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应急救援组织的建立,救援设施的配备,应急预案备案、演练情况,重大危险源评估、备案等情况。各地也要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十、加强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自身建设
25.继续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队伍思想政治和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应急队伍政治素养,增强应急队伍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6.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事故现场,了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业务学习,救援队伍之间要建立起经验交流和比武机制,提高应急救援技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