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五举措”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为深入整治重金属行业环境污染,切实解决当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近日,温岭市落实五项工作措施,全面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一是明确职责,全面动员部署。4月8日上午,该市召开全市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会议,副市长曹羽、全市2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和16个镇(街道)分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要求各镇(街道)、各相关部门树立大局意识,严格落实责任,各司其职、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行动。
二是从严整治,落实主体责任。组织对全市涉及重金属排放的电镀、铅酸蓄电池、制革、危废处置等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并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环境管理。针对排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问题,坚决按照“六个一律”的要求从严整治,即对未经审批或达不到审批要求的,一律停止建设;对环境保护、安全设施、职业健康“三同时”执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产;对无污染治理设施、设施正常运行或超标排放的,一律停产整治;对无证从事废铅蓄电池回收的,一律停止非法经营活动;对不能依法达到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对发生重大铅污染事件的,一律追求责任。
三是严加防范,强化重点监管。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突出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厂、各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对进出口水水质进行定期监测,严格废水排放监管,防止超标污水排入管网。进一步强化造纸、制革、水产冷冻等行业监管,严厉查处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私设暗管、闲置设施等违法行为。
四是深化行动,推进“四项整治”。继续深化酸洗拉丝行业整治,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整治无望企业依法予以关停,对死灰复燃企业及时查处取缔。推进水产加工行业污染整治,提高水产加工企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转率及第三方托管面。组织开展近年来涉及重金属污染的信访案件“回头看”,严查违法排放重金属污染物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电镀、金属熔炼、贵金属回收加工点。组织开展固废场外拆解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固废下脚料轧碎清洗及乱倾倒、乱焚烧行为,防止污染反弹。
五是完善机制,形成长效管理。建立健全全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定期协商、联合办案等方式,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完善企业环保诚信档案,加强企业在排污许可、评先、认证、信贷等方面的严格监管。建立督查检查机制,邀请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环保监督员开展跟踪监督。同时,畅通环保举报投诉渠道,并通过新闻媒体渠道,面向社会公布污染整治进展情况和案件查处情况,曝光一批环境违法案件,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